产官学界齐聚宣誓六大控糖行动方针 致力降低国人糖尿病危机!

糖尿病,是台湾的国病之一。根据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统计,台湾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突破二百三十万人,相当于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若控制不佳,易引起肾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排名国人第五大死因,也是我国洗肾人口居高不下的主因。

为唤醒国人对糖尿病健康照护的重视,联合各界医学精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至今已届满第四十周年。为回顾过去糖尿病照护政策与执行成果,并探讨未来新的照护指引以及精进的方向,保护国人健康,学会于11月21日盛大举办“糖尿病宣言回顾展望高峰论坛”。

论坛现场产、官、学各界专家学者齐聚,包括,卫生福利部常务次长石崇良、国民健康署署长王英伟、健保署副署长蔡淑铃、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教育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明源、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前理事长杜思德及现任理事长王治元、糖尿病关怀基金会董事长戴东原、社团法人中华民国糖尿病病友全国协会理事长秋·张莲等,在会中分别以四场会谈,六个子题,从趋势面、社会面等多种角度,激荡糖尿病照护新方针。

高峰论坛开场,由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致词。他指出,学会创立以来,积极与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财团法人糖尿病关怀基金会、社团法人中华民国糖尿病病友全国协会及关怀糖尿病照护等相关团体合作,以提高国人对糖尿病照护的认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风险。2007年,更进一步签署“台湾糖尿病宣言”,曾于2009及2012与各界专家举行阶段性检讨会议,获得广大回响及进展。

“经由各界集思广益及共识,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针对目前糖尿病照护的unmet needs(未被满足的需求)想出解方”,距离共同宣言已经过十三年的时间,黄建宁理事长期望,此次论坛讨论一定能替台湾糖尿病治疗及照护上提出具体贡献。

台湾洗肾率高居不下糖尿病为主因 健保署将加强肾病集成照护

第一场论坛,以“糖尿病健保照护政策及趋势展望”为题。针对全国糖尿病照护改善计划,健保署副署长蔡淑铃指出,根据《刺胳针》研究报告,台湾急性病表现优于慢性病,在慢性病照护中以糖尿病占Total DALYs(残障校正后损失生命年)比重最高,而台湾洗肾人口有三分之一以上为糖尿病人,是导致台湾洗肾盛行率第一的主因,显见糖尿病照护的重要性。

图/(左起)胡启民副教授、蔡淑铃副署长、黄建宁理事长、石崇良常务次长、李玉春教授、许志成副所长、陈荣福主任。

为提升糖尿病照护品质,台湾已实施近二十年的“全民健保糖尿病医疗给付改善方案”,以论质给付鼓励院所成立糖尿病照护团队,目前,照护率达55.4%,无论在洗肾发生率、糖化血色素控制,以及眼底镜检查上,都优于未收案组。

“面对高龄化社会,我们会再强化糖尿病与肾病共病照护,以减少或延缓洗肾发生率”。蔡淑铃指出,未来健保署会提出“糖尿病与肾病集成照护方案”提高给付诱因,以个案管理师、卫教师、营养师进行集成照护,强力降低糖尿病造成肾病变的危害。

国际糖尿病治疗指引日新又新,提到糖尿病治疗指引与国际研究,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陈荣福医师建议,针对国际临床治疗指引,学会应有固定工作小组定期审视国际学术重要趋势,且反复讨论修正,进行滚动式的检讨,达成共识之后,并转化为临床应用建议准则,进一步经过理监事督导,完整公开让全体会员及基层医师实时回馈学习,有助于台湾紧密的接轨国际治疗指引。并与教育学术单位、医疗执行者、法规单位等合作,才能营造多赢和谐进步的糖尿病治疗方针。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妇女与下一代健康政府应支持其筛检、治疗与追踪

第二场论坛,以“糖尿病宣言中,推动与执行全国性行动方案之成果与未来目标”为题。针对全国糖尿病的筛检与介入计划,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李弘元副教授指出,目前政府所提供的成人预防保健服务,对糖尿病的筛检,立下了不错的基础。未来,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定期分析并公布目前筛检的结果以及成效,据以重新界定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险族群,并决定是否调整成人预防保健服务的目标族群。

图/(左起)连心瑜助理教授、李弘元副教授、王英伟署长、王明源副司长、庄立民教授、蔡世泽主任、王治元理事长。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的筛检、治疗与追踪,是台湾能不能进一步降低糖尿病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这两个族群都是未来发生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群,而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更会同时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因此,透过政策支持来找出这两个高危险群,积极进行介入并持续追踪,才能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效果。

针对糖尿病卫生教育计划,长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连心瑜助理教授表示,糖尿病一直是全球每个国家最为耗费医疗资源的慢性病。尤其,肥胖与生活习惯不良,使得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愈来愈严重。

糖尿病卫生教育应当从学童时就开始,同时于各个家庭、社区、校园里,积极预防糖尿病发生。其次,台湾面临高龄化社会,糖尿病对社会的照护负担肯定会更大,已无法单纯靠增加照护人数、资源来满足需求。

“未来,我们应当寻求创意智慧医疗的管道,补足照护缺口”,透过穿戴式装置、科技互动机制,以病患为主体的设计思考概念策略,能协助患者进行医疗决策与疾病管理,降低不断耗费的医疗资源,已是控制慢性病的趋势。

已开发国家儿童少年糖尿病遽增 控糖应从学龄儿童就开始

第三场论坛,以“社会及环境对糖尿病照护之支持”为题。在儿童与少年糖尿病防治上,三军总医院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祝年丰教授指出,近三十年来,全球已发展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严重以至于糖尿病盛行率日渐提高,尤其是美国与日本,第2型糖尿病盛行率,均已超过第1型糖尿病。

图/(左起)吴英璋教授、祝年丰教授、何桡通教授、王英伟署长、戴东原董事长、陈秀熙教授、秋·张莲理事长。

在儿童糖尿病日趋严重的今日,学龄时儿童应要落实健康调查,比如,从体重的增加、家族史、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等,来定义哪些人是潜在高危险群,祝年丰说,可以从谁需要预防糖尿病?何人对预防糖尿病有好处?饮食或运动的最佳发展是什么?哪一种饮食或运动对糖尿病预防最有用?几个问题,进一步积极地展开家庭、校园的青年糖尿病预防计划。

提到糖尿病患者与照护者之生活品质与心理需求,台大心理系教授吴英璋指出,控制糖尿病要顾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对其疾病的控制成效也会比较好。患者在不同的生病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确定诊断之前阶段的主要需求是正确的相关疾病知识与医疗专业信息;诊断过程阶段是解决成为病人的社会角色之困境;治疗阶段则是创建对医疗团队的信心与培养面对生病的自我效能感。患者生活品质的指标是:用药、饮食、运动的执行顺利融入日常生活的情况,以及是否转化出新的、正向的人生观。

放眼国际控糖成功经验 多管齐下强化台湾糖尿病防治

最后一场论坛为,“宣言行动方案的成功关键因素与总结”,由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台中荣民总医院院长许惠恒、香港中文大学糖尿病与肥胖研究所所长陈重娥等共同总结。

图/(左起)许惠恒院长、黄建宁理事长、何桡通教授、戴东原董事长、庄立民教授及杜思德理事长。

提及“西太平洋糖尿病宣言行动方案”陈重娥指出,糖尿病尽管有多种药物以及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也可经由各种生活习惯的调整达到预防的效果,只不过,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与疾病的控制,仍然不尽理想。

糖尿病的预防及控制,必须多管齐下,才能进一步获得成效。第一是,数据的搜集、分类,借以改善糖尿病医疗环境与流程,做健康政策的拟定。其次,糖尿病是一种与社会结构息息相关的复杂疾病,与贫穷、教育等因素有高度关联度,除药物控制,更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创建糖尿病中心团队、减少全民肥胖比例等,以多战略的思维,由政府、社区、学校、医疗院所共同合作,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目标。

六大糖尿病宣言行动方案 产官学界齐聚宣誓控糖要进化

高峰论坛经过整天讨论,共结论出六大行动宣言。“全国糖尿病照护品质改善计划”应提高糖尿病共同照护网涵盖率,发展以糖尿病共病及并发症控制良窳为品质指标评估模式,并订定奖励办法,以进一步提升糖尿病照护品质。以糖尿病共同照护网为雏型,建置多重慢病集成医疗照护平台,并增加财务诱因,以达成医疗资源有效运用,医病双赢的目标。

图/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邀请产官学界一同签署最新的糖尿病宣言行动方案。

在“糖尿病治疗指引与国际研究”方面,应定期审视国际学术界最新重要的发展趋势, 滚动式修正糖尿病治疗指引,推广教育学术训练应用课程,期能影响现时法规保险规范。健保给付规定也应与新版糖尿病治疗指引同步,以增进治疗效率,并与国际治疗标准同步。

“全国糖尿病风险筛选与介入计划”上,政府应定期公布成人健检与国民营养调查的结果,并分析现行筛检糖尿病政策的成效,据以重新界定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险群与筛检糖尿病的目标族群。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的民众,则要进行筛检,提供饮食、运动卫教信息,及早预防降低糖尿病发生率。

“糖尿病卫生教育”方面,应广泛应用远距及虚拟实境VR技术的介入,特别针对中高龄族群,打造一个方便参与的卫教系统;学生方面,应透过学校课程教学及校园卫生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糖尿病防治知识与能力,使糖尿病卫生教育计划从基础扎根。

最后,针对儿童与患者心理需求,应发展全面性照顾,守护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也守护糖尿病患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与照护者之生活品质及心理需求”,必须透过国家的行政,著眼在制度上的改变跟改善,使照护者之生活品质能获得保障,并提升病患心理的健康,避免糖尿病的负面影响。

会后,由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邀请产官学界一同签署最新的糖尿病照护宣示,以期未来台湾的糖尿病治疗与照护网能够一日比一日进步、完善。

上一篇:中职》旅外加盟可望牵动排名 吴俊良直呼刺激 - 体育 - 中时
下一篇:男童遭拉脚2人灭顶亡? 检方相验认定“溺水意外”拟签结 - 社会 - 中时新闻网